南京医保刚刚公告:施工挖断光缆,影响医保就医刷卡
南京医保刚刚公告:施工挖断光缆,影响医保就医刷卡
南京医保刚刚公告:施工挖断光缆,影响医保就医刷卡本报记者 邱超奕(yì) 姚雪青
图①: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(zìzhǔ)研发的“江豚(jiāngtún)1号”飞行(fēixíng)汽车验证机。 冯 芃摄 图②:中兴通讯滨江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内,工业级移动机器人(yídòngjīqìrén)进行作业(zuòyè)。 冯 芃摄 图③: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测试人形机器人。 冯 芃摄 图④:南京埃斯顿(dùn)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“机器人生产机器人”智能化产线。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供图
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600亿元,智能电网产业链竞争力国内领先,机器人产业挺进全国第一(dìyī)方阵……实施(shíshī)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以来,江苏(jiāngsū)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蓬勃发展。2024年,当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2%左右。
日前(rìqián),记者深入南京几个典型(diǎnxíng)产业进行采访,从三个维度近距离观察了当地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与成效。
匹配(pǐpèi)产业链和场景支持
南京拥有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、上万家高新技术(gāoxīnjìshù)企业(qǐyè),数量居全国前列。如何发挥链主企业作用,支持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?几家机器人企业的实践很有代表性(dàibiǎoxìng)。
零整对接(duìjiē),上下游紧密协作。
南京埃斯(āisī)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号厂房内(nèi),由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“科幻(kēhuàn)”场景正在上演——重载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灵活配合,上下料、换夹具自动完成,不出20分钟,就装好一台机器人底座。
20分钟车程外,南京南传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车间里,一个个减速器经过(jīngguò)检验(jiǎnyàn)后打包发货。“减速器是机器人的(de)核心零部件。这些年,公司对埃斯顿的减速器供货量逐年增加,预计2025年较上年数量可以实现翻番。”公司总经理束长林介绍(jièshào)。
产业链合作,并非(bìngfēi)简单的“买卖(mǎimài)”。“从产品设计、研发到测试,双方全程共同参与。”束长林说,公司生产减速器过程中,从前期材料选择,到精度、寿命测试,再到样机投产,都会和埃斯顿的技术人员(jìshùrényuán)一起琢磨,“比如这个耐久冲击试验区,需要(xūyào)在巴掌大的减速器上负载2吨重(dūnzhòng)的砝码,对产品扭矩、弯矩都提出了很高要求,其中的测试参数、方法(fāngfǎ)和标准,也是和埃斯顿反复商讨后设计的。”
软硬对接,以强项赋能产业(chǎnyè)。
在南京(nánjīng)市江宁滨江开发区的一个数字化车间里,5台轮式四足送样机器狗快速穿梭,采用智能调度算法,可将送样效率提升50%以上。“每台机器狗都(dōu)能实时评估任务优先级,并预测未来15分钟(fēnzhōng)的任务需求,还会协同作业。这些(zhèxiē)功能突破(tūpò),靠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多智能体感知—决策—控制一体化软件平台。”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文庆(zhàowénqìng)说。
软件是机器人的“大脑”。科远智慧发挥自身在先进控制算法(kòngzhìsuànfǎ)上的优势,为多种机器人匹配工业智能体(tǐ)软件系统。赵文庆介绍,目前公司软件产品已用于电厂巡检机器狗、钢厂物料转运(zhuǎnyùn)机器狗等,公司还将研发具身智能驱控一体化(yītǐhuà)平台,为人形机器人赋能。
场景对接(duìjiē),助产品加快落地。
凌晨时分,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(chēliàng)基地,一辆小车搭载六轴机械臂,对车底紧固件逐一拍照检测,将信息(xìnxī)实时传输到电脑上。“这是我们研制的地铁车辆检修(jiǎnxiū)机器人(jīqìrén),螺丝松动、附着异物等异常(yìcháng)都(dōu)能查出来,准确率超过96%。”江苏宁和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销售总监邵帅表示,“地铁部门提供场景,以专业经验帮助我们改进导航定位、越野底盘和面阵相机,我们得以成功开发出实用的产品。”
公司副总经理展晓义介绍,为(wèi)支持新产品落地应用(yìngyòng),南京市形成(xíngchéng)了(le)应用场景推进机制,推动国企、政府单位、公共场所等率先试用,“场景对接为机器人调试、优化提供了宝贵机会,有效助力产品迭代升级。”
“经过多年培育壮大,南京在大飞机、新能源汽车、机器人、行业应用软件等(děng)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构筑起扎实基础和(hé)完善链条。”南京市(nánjīngshì)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2021年以来,累计组织开展“宁工品推”拓市场供需对接活动200余场、服务企业3000余家次,先后举办“宁创新品”活动70多场(duōchǎng),全市累计对外发布应用场景超(chāo)5000个,开放合作需求超1.4万个,有力(yǒulì)促进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和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。
以灵活(línghuó)机制汇聚创新合力
南京科教资源实力雄厚,高校院所、科创平台(píngtái)数量(shùliàng)居全国前列。探索深化产学研合作新路子,催生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(shíyànshì)走向生产线,南京新兴产业发展有了源头活水。
院企(yuànqǐ)合作,以研促产。
中国航空工业(hángkōnggōngyè)集团南京(nánjīng)机电是我国民机机电领域重要研发制造单位,主要为飞机提供液压、空调系统等产品。试验场地内,一款(yīkuǎn)新型空气分离器正在经历产品验证。按常规方法,产品验证使用寿命要超过几万小时,但(dàn)飞机型号研制等不了这么久,怎么办?“我们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(nánjīnghángkōnghángtiāndàxué)合作,创新采用了加速试验方法,大幅缩短了试验周期。”南京机电党委副书记熊强说(shuō)。
这套加速试验方法,源自“企业出题、院校答题”的产学研合作。熊强(xióngqiáng)告诉记者,目前,南京(nánjīng)机电已(yǐ)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建创新发展共同体,在产品开发、技术攻关、人才交流上取得丰富(fēngfù)成果,“学校教师会来单位挂职、授课,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,南京机电每年也(yě)接收学生入企实习。”
创新机制,以产助研(zhùyán)。
在南京市六合区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(nánjīnghángkōnghángtiāndàxué)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里,低空数智(shùzhì)空管服务(fúwù)云平台大屏幕上(shàng),各飞行(fēixíng)器的飞行区域、航线流量等信息一目了然(yīmùliǎorán)。“目前正在调试(tiáoshì)的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,要同时管理服务几十架次飞行。上线后,能够为南京低空区域内所有飞行器提供安全、有序、高效的服务。”研究院院长张洪海说,从理论课题到系统开发再到产品应用,这套“空中马路和红绿灯”系统的诞生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支持。
“研究院既(jì)是(shì)一个科研机构,也是一家孵化企业,更像一个试验场,可以将研究、试验、应用、市场等各方资源(zīyuán)聚在一起,激发创新合力。”张洪海解释,教师能提出前沿技术设想,但精力有限,还有教学任务,很难管具体实施。得益于灵活的南航创新港新机制,研究院既能获得启动资金和(hé)用地,还能聘请固定人员负责产品开发和运维,将教师的金点子转化为好产品。目前,研究院已孵化应用10多项专利技术,突破(tūpò)了低空空域精细管理、流量智能监控、风险(fēngxiǎn)评估(pínggū)管控等业内难题,服务近百家低空飞行用户(yònghù)。
建立(jiànlì)校(院(yuàn))地合作联席会议(liánxíhuìyì)制度,定期发布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“信息清单”;支持院校和企业创建创新联合体,开展联合攻关项目超110项;建设20家市级概念(gàiniàn)验证中心和22家中试平台(píngtái)……一系列举措,有效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。2020年至2024年,在宁高校院所输出到南京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5.06亿元增长到21.42亿元,增幅达(dá)42%。
以自主创新(chuàngxīn)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
在南京,软件算是个“老”产业——25年前就已起步发展,15年前南京成为首个“中国软件名城”,如今从业人员(cóngyèrényuán)超过80万人,产业规模更是向万亿元目标迈进(màijìn)。回溯20多年来软件行业(hángyè)的成长变迁,能够看清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的发展脉络。
靠近车门,电子车钥匙自动开锁;坐到车上(chēshàng),摄像头识别车主身份,调整座椅姿态、空调温度(wēndù);行车路上,导航帮助(bāngzhù)规划路线;到达地点,自动泊车……今年4月,诚迈科技(南京)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智达诚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(de)峰昇OS4.0系统,再次刷新智驾体验。
“我们曾经也开发过传统的汽车嵌入式软件,功能(néng)比较单一,只能播放音乐、显示(xiǎnshì)倒车影像等,且软件安装后无法升级。”公司总经理(zǒngjīnglǐ)邹晓冬表示,近10年来,软件产品(ruǎnjiànchǎnpǐn)加快智能化转型,不仅能管理更多硬件,还强化了人机交互能力。
“汽车软件变‘聪明’背后,是更高更复杂的(de)技术要求。”公司工程师王丰解释,软件底层算法(suànfǎ)要能集成、处理整车信息,车辆行驶时还会给算法模型“投喂”数据,增强(zēngqiáng)自主(zìzhǔ)学习功能,后台技术人员也会定期更新软件功能,比如峰昇系统(xìtǒng)发布之后,已新增优化智能座舱、辅助驾驶等10余项应用。
由被动跟随到(dào)自主创新。
影视动捕棚中,演员按照剧本进行“无实物表演”,动作捕捉(bǔzhuō)摄像头精准记录下每个镜头,电脑屏幕(diànnǎopíngmù)上实时呈现的却是神奇一幕:衣着华丽的动漫(dòngmàn)主角挥舞宝剑,照着演员的动作投入格斗……
“将真人动作精准(jīngzhǔn)转化为虚拟角色表演,这就是动作捕捉软件的(de)‘魔力’。”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(kējìgǔfèn)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程咏薇(chéngyǒngwēi)介绍,2019年起,公司开始与合作伙伴自主研发(yánfā)国产软件。自研过程中,最大的挑战在于演员完成复杂动作时,身上的标记点可能被遮挡,影响画面精度与流畅度。研发团队(tuánduì)创新性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,通过算法推算“补足”被遮挡的标记点,一举攻克行业难题。
凭借创新实力,公司(gōngsī)先后参与了《战神》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等国内外知名游戏、动画电影项目制作。“未来,我们将努力在动漫建模(jiànmó)、渲染等更多环节实现国产软件替代。”程咏薇(chéngyǒngwēi)说。
历久弥新的不只是(zhǐshì)软件产业。钢铁产业竞逐新材料领域,超高强耐磨钢等特钢(tègāng)产品(chǎnpǐn)成为国家单项冠军产品;石化产业延伸出高端日化、聚乙烯(jùyǐxī)锂电池隔膜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;汽车产业加快建设新一代新能源架构平台……“老树发新芽(xīnyá)”,南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拓展新赛道。
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(yǒuguān)负责人(fùzérén)表示,下一步,将用好用足南京在产业基础(jīchǔ)、创新能力、要素支撑等方面优势,壮大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(jíjù)效应,推动人工智能(软件)、机器人、生物医药、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6月11日 18 版(bǎn))
本报记者 邱超奕(yì) 姚雪青
图①: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(zìzhǔ)研发的“江豚(jiāngtún)1号”飞行(fēixíng)汽车验证机。 冯 芃摄 图②:中兴通讯滨江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内,工业级移动机器人(yídòngjīqìrén)进行作业(zuòyè)。 冯 芃摄 图③: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测试人形机器人。 冯 芃摄 图④:南京埃斯顿(dùn)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“机器人生产机器人”智能化产线。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供图
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600亿元,智能电网产业链竞争力国内领先,机器人产业挺进全国第一(dìyī)方阵……实施(shíshī)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以来,江苏(jiāngsū)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蓬勃发展。2024年,当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2%左右。
日前(rìqián),记者深入南京几个典型(diǎnxíng)产业进行采访,从三个维度近距离观察了当地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与成效。
匹配(pǐpèi)产业链和场景支持
南京拥有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、上万家高新技术(gāoxīnjìshù)企业(qǐyè),数量居全国前列。如何发挥链主企业作用,支持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?几家机器人企业的实践很有代表性(dàibiǎoxìng)。
零整对接(duìjiē),上下游紧密协作。
南京埃斯(āisī)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号厂房内(nèi),由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“科幻(kēhuàn)”场景正在上演——重载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灵活配合,上下料、换夹具自动完成,不出20分钟,就装好一台机器人底座。
20分钟车程外,南京南传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车间里,一个个减速器经过(jīngguò)检验(jiǎnyàn)后打包发货。“减速器是机器人的(de)核心零部件。这些年,公司对埃斯顿的减速器供货量逐年增加,预计2025年较上年数量可以实现翻番。”公司总经理束长林介绍(jièshào)。
产业链合作,并非(bìngfēi)简单的“买卖(mǎimài)”。“从产品设计、研发到测试,双方全程共同参与。”束长林说,公司生产减速器过程中,从前期材料选择,到精度、寿命测试,再到样机投产,都会和埃斯顿的技术人员(jìshùrényuán)一起琢磨,“比如这个耐久冲击试验区,需要(xūyào)在巴掌大的减速器上负载2吨重(dūnzhòng)的砝码,对产品扭矩、弯矩都提出了很高要求,其中的测试参数、方法(fāngfǎ)和标准,也是和埃斯顿反复商讨后设计的。”
软硬对接,以强项赋能产业(chǎnyè)。
在南京(nánjīng)市江宁滨江开发区的一个数字化车间里,5台轮式四足送样机器狗快速穿梭,采用智能调度算法,可将送样效率提升50%以上。“每台机器狗都(dōu)能实时评估任务优先级,并预测未来15分钟(fēnzhōng)的任务需求,还会协同作业。这些(zhèxiē)功能突破(tūpò),靠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多智能体感知—决策—控制一体化软件平台。”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文庆(zhàowénqìng)说。
软件是机器人的“大脑”。科远智慧发挥自身在先进控制算法(kòngzhìsuànfǎ)上的优势,为多种机器人匹配工业智能体(tǐ)软件系统。赵文庆介绍,目前公司软件产品已用于电厂巡检机器狗、钢厂物料转运(zhuǎnyùn)机器狗等,公司还将研发具身智能驱控一体化(yītǐhuà)平台,为人形机器人赋能。
场景对接(duìjiē),助产品加快落地。
凌晨时分,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(chēliàng)基地,一辆小车搭载六轴机械臂,对车底紧固件逐一拍照检测,将信息(xìnxī)实时传输到电脑上。“这是我们研制的地铁车辆检修(jiǎnxiū)机器人(jīqìrén),螺丝松动、附着异物等异常(yìcháng)都(dōu)能查出来,准确率超过96%。”江苏宁和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销售总监邵帅表示,“地铁部门提供场景,以专业经验帮助我们改进导航定位、越野底盘和面阵相机,我们得以成功开发出实用的产品。”
公司副总经理展晓义介绍,为(wèi)支持新产品落地应用(yìngyòng),南京市形成(xíngchéng)了(le)应用场景推进机制,推动国企、政府单位、公共场所等率先试用,“场景对接为机器人调试、优化提供了宝贵机会,有效助力产品迭代升级。”
“经过多年培育壮大,南京在大飞机、新能源汽车、机器人、行业应用软件等(děng)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构筑起扎实基础和(hé)完善链条。”南京市(nánjīngshì)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2021年以来,累计组织开展“宁工品推”拓市场供需对接活动200余场、服务企业3000余家次,先后举办“宁创新品”活动70多场(duōchǎng),全市累计对外发布应用场景超(chāo)5000个,开放合作需求超1.4万个,有力(yǒulì)促进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和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。
以灵活(línghuó)机制汇聚创新合力
南京科教资源实力雄厚,高校院所、科创平台(píngtái)数量(shùliàng)居全国前列。探索深化产学研合作新路子,催生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(shíyànshì)走向生产线,南京新兴产业发展有了源头活水。
院企(yuànqǐ)合作,以研促产。
中国航空工业(hángkōnggōngyè)集团南京(nánjīng)机电是我国民机机电领域重要研发制造单位,主要为飞机提供液压、空调系统等产品。试验场地内,一款(yīkuǎn)新型空气分离器正在经历产品验证。按常规方法,产品验证使用寿命要超过几万小时,但(dàn)飞机型号研制等不了这么久,怎么办?“我们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(nánjīnghángkōnghángtiāndàxué)合作,创新采用了加速试验方法,大幅缩短了试验周期。”南京机电党委副书记熊强说(shuō)。
这套加速试验方法,源自“企业出题、院校答题”的产学研合作。熊强(xióngqiáng)告诉记者,目前,南京(nánjīng)机电已(yǐ)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建创新发展共同体,在产品开发、技术攻关、人才交流上取得丰富(fēngfù)成果,“学校教师会来单位挂职、授课,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,南京机电每年也(yě)接收学生入企实习。”
创新机制,以产助研(zhùyán)。
在南京市六合区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(nánjīnghángkōnghángtiāndàxué)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里,低空数智(shùzhì)空管服务(fúwù)云平台大屏幕上(shàng),各飞行(fēixíng)器的飞行区域、航线流量等信息一目了然(yīmùliǎorán)。“目前正在调试(tiáoshì)的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,要同时管理服务几十架次飞行。上线后,能够为南京低空区域内所有飞行器提供安全、有序、高效的服务。”研究院院长张洪海说,从理论课题到系统开发再到产品应用,这套“空中马路和红绿灯”系统的诞生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支持。
“研究院既(jì)是(shì)一个科研机构,也是一家孵化企业,更像一个试验场,可以将研究、试验、应用、市场等各方资源(zīyuán)聚在一起,激发创新合力。”张洪海解释,教师能提出前沿技术设想,但精力有限,还有教学任务,很难管具体实施。得益于灵活的南航创新港新机制,研究院既能获得启动资金和(hé)用地,还能聘请固定人员负责产品开发和运维,将教师的金点子转化为好产品。目前,研究院已孵化应用10多项专利技术,突破(tūpò)了低空空域精细管理、流量智能监控、风险(fēngxiǎn)评估(pínggū)管控等业内难题,服务近百家低空飞行用户(yònghù)。
建立(jiànlì)校(院(yuàn))地合作联席会议(liánxíhuìyì)制度,定期发布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“信息清单”;支持院校和企业创建创新联合体,开展联合攻关项目超110项;建设20家市级概念(gàiniàn)验证中心和22家中试平台(píngtái)……一系列举措,有效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。2020年至2024年,在宁高校院所输出到南京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5.06亿元增长到21.42亿元,增幅达(dá)42%。
以自主创新(chuàngxīn)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
在南京,软件算是个“老”产业——25年前就已起步发展,15年前南京成为首个“中国软件名城”,如今从业人员(cóngyèrényuán)超过80万人,产业规模更是向万亿元目标迈进(màijìn)。回溯20多年来软件行业(hángyè)的成长变迁,能够看清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的发展脉络。
靠近车门,电子车钥匙自动开锁;坐到车上(chēshàng),摄像头识别车主身份,调整座椅姿态、空调温度(wēndù);行车路上,导航帮助(bāngzhù)规划路线;到达地点,自动泊车……今年4月,诚迈科技(南京)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智达诚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(de)峰昇OS4.0系统,再次刷新智驾体验。
“我们曾经也开发过传统的汽车嵌入式软件,功能(néng)比较单一,只能播放音乐、显示(xiǎnshì)倒车影像等,且软件安装后无法升级。”公司总经理(zǒngjīnglǐ)邹晓冬表示,近10年来,软件产品(ruǎnjiànchǎnpǐn)加快智能化转型,不仅能管理更多硬件,还强化了人机交互能力。
“汽车软件变‘聪明’背后,是更高更复杂的(de)技术要求。”公司工程师王丰解释,软件底层算法(suànfǎ)要能集成、处理整车信息,车辆行驶时还会给算法模型“投喂”数据,增强(zēngqiáng)自主(zìzhǔ)学习功能,后台技术人员也会定期更新软件功能,比如峰昇系统(xìtǒng)发布之后,已新增优化智能座舱、辅助驾驶等10余项应用。
由被动跟随到(dào)自主创新。
影视动捕棚中,演员按照剧本进行“无实物表演”,动作捕捉(bǔzhuō)摄像头精准记录下每个镜头,电脑屏幕(diànnǎopíngmù)上实时呈现的却是神奇一幕:衣着华丽的动漫(dòngmàn)主角挥舞宝剑,照着演员的动作投入格斗……
“将真人动作精准(jīngzhǔn)转化为虚拟角色表演,这就是动作捕捉软件的(de)‘魔力’。”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(kējìgǔfèn)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程咏薇(chéngyǒngwēi)介绍,2019年起,公司开始与合作伙伴自主研发(yánfā)国产软件。自研过程中,最大的挑战在于演员完成复杂动作时,身上的标记点可能被遮挡,影响画面精度与流畅度。研发团队(tuánduì)创新性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,通过算法推算“补足”被遮挡的标记点,一举攻克行业难题。
凭借创新实力,公司(gōngsī)先后参与了《战神》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等国内外知名游戏、动画电影项目制作。“未来,我们将努力在动漫建模(jiànmó)、渲染等更多环节实现国产软件替代。”程咏薇(chéngyǒngwēi)说。
历久弥新的不只是(zhǐshì)软件产业。钢铁产业竞逐新材料领域,超高强耐磨钢等特钢(tègāng)产品(chǎnpǐn)成为国家单项冠军产品;石化产业延伸出高端日化、聚乙烯(jùyǐxī)锂电池隔膜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;汽车产业加快建设新一代新能源架构平台……“老树发新芽(xīnyá)”,南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拓展新赛道。
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(yǒuguān)负责人(fùzérén)表示,下一步,将用好用足南京在产业基础(jīchǔ)、创新能力、要素支撑等方面优势,壮大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(jíjù)效应,推动人工智能(软件)、机器人、生物医药、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6月11日 18 版(bǎn)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